崩溃!加拿大客服到底有多烂?华人怒了:根本像在跟鬼打墙!

2025-05-25     温房网 216 21

据Global News近日报道,加拿大消费者Tony Brown因电信公司Telus没有履行承诺的两年期合约,感到非常无奈。

更让Brown心塞的是,当他发现问题后,立刻试图联系Telus客服,却发现要打通客服电话比登天还难。Brown足足等待了几个小时,才终于接通人工客服。

在沟通过程中,Brown 表示希望能与经理直接对话,客服人员也承诺会安排。

但几周过去,Brown迟迟没等到回电。由于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,他决定拒付错误账单。结果没想到,Telus 不但没有主动联系他,反而直接发来断网通知,称若不尽快付款,账户将被暂停服务。

Brown的心有多堵,大家可想而知。

其实,像Brown这样的遭遇,在加拿大并不罕见。

不少加拿大公司为了节省人力成本,纷纷引入“机器人客服”系统:消费者打电话时,先要听完一大段自动语音,才能按键转人工;好不容易接通人工,又常常被踢皮球式地“等待回电”;而在网页或App中,面对的往往是只会复制粘贴链接、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“智能客服”。

数名华人吐槽机器人客服低效

一位华人网友就对此现象吐槽:“现在Fido的服务效率简直低得离谱!”

她回忆,以前登录官网还能看到“online specialist”真人客服的选项,即使不打电话也能解决问题。

但现在,网页上只剩下一个机器人Jack,虽然秒回消息,但只甩链接,根本没有回答消费者的问题。若想打客服电话,还得先和客服预约时间,然后等待对方的回电。

类似的抱怨不绝于耳,有华人消费者表示:“我之前在机器人客服那里鬼打墙半天,最后我说购买一个新套餐,才终于给我转到了真人客服。”

不仅是电信公司,一些航空公司也开始依赖机器人客服,结果闹出的乌龙事件更是一桩接一桩。

根据一名博主的分享,加拿大航空(Air Canada)就曾使用一个类似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担任线上客服。

结果机器人一本正经地“编”出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机票退款政策,直接发给了乘客,导致乘客利益受损。乘客一怒之下将加航告上法庭,并最终胜诉。

事后,加航悄悄下架了这款聊天机器人服务。

网友一针见血地总结加拿大服务:“在加拿大找个人工客服,简直就是一场折磨。”

“打电话先接到机器人,解释半天,机器人听不懂才肯转人工;等人工接听又要排上一个多小时。最后人工客服还说要把你的问题‘转交给XX部门处理’,要么等回电,要么继续听客服的背景音乐……”

的确,客服电话早已不再是“快速、高效、解决问题”的代名词。许多消费者只是想得到一个明确的回应,却被一次次重复的机器人标准回复拖入无休止的循环中。

消费者更喜欢真人客服

据Financial Times报道,虽然现在的人工智能已经在客户服务领域占据主导地位,但流程却越来越非人性化,反而让客户体验变得更差。

现在AI系统的语言极度事务化,从“放弃率”到“平均处理时间”,机器人都是在围绕如何提高效率,而不是关心人的情绪和体验。

哈佛商学院最新的一项研究数据中也表明,服务行业需要更重视“人类的同理心”。

该研究邀请近3500名参与者分享自身的情绪体验,并向他们发送一段“表达同理心”的回应。其中一部分被标注为“人类撰写”,另一部分则标明为“AI生成”。

结果显示,参与者普遍认为“人类撰写”的回复更令人满意,更能带来支持感和正面情绪。

更值得注意的是,大约30%至50%的参与者表示,即便需要等待数小时甚至更久,他们也愿意选择“真人回复”,而不是秒回收到的AI答复。

这也再次表明,真正打动人心的,从来不是完美的算法,而是人类有温度、有情感的回应。

因此,Financial Times也呼吁各大企业:要想真正提升客户体验,不应只追求自动化的极限,而应给予一线员工更多支持,鼓励他们展现真实情感和人性的温度。

毕竟,人工智能的目标,从来都不该是取代人际互动,而应是增强服务效率、辅助人类沟通。

长按下面的二维码,就能扫描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哦~

 unnamed.jpg

做个看完就转的好同志

相关新闻